站群導航

AQI

  • 輕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嚴重污染

——2022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白山分會場側記

2022-09-23來源:


人參學術創新論壇。

人參種質資源保護與標準化種植論壇。

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

人參文化和品牌建設論壇。

中醫藥產教融合長白山論壇。

“參王”大賽。

2022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白山分會場。

“參鄉明珠”萬良鎮。

野山參品鑒專家講解山參的功效。

人參產品。

看看我家的人參。

人參產品受歡迎。

直播帶貨。

情景劇《開秤》。
人參嘉年華。
  這是一次振興的大會,整合各方力量,政策疊加,匯聚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合力;
  這是一次創新的大會,專家學者云集,出謀劃策,擘畫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藍圖;
  這是一次奮進的大會,項目簽約不斷,捷報頻傳,加快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步伐……
  秋風送爽,美景如畫。2022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眾所期待中召開。在白山分會場,專家學者齊聚長白山下,相約林海參鄉,共話綠色轉型,共促振興發展。
   出謀劃策 共促發展
  為提高“長白山人參”知名度,推進長白山人參產業發展戰略研究,在白山分會場,國內頂尖的中醫藥專家、高校學者、醫藥企業代表等,分別參加人參種質資源保護與標準化種植、人參學術創新應用、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人參文化和品牌建設、中醫藥產教融合5個論壇,共同研究探討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良策,為人類健康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人參產業發展,種子是基礎,是產業發展的“芯片”。人參種質資源保護與標準化種植論壇,圍繞“優化種源、構建標準,科技賦能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對人參產業種質資源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共同探討解決措施,提高人參優良品種選育純化、擴繁生產的標準化水平,明確人參良種繁育未來發展方向。
  人參學術創新應用論壇圍繞“傳承經典,創新應用,后疫情時代人參賦能大健康”這一主題,深入探索人參科技創新,深入挖掘人參賦能人類健康的重要作用,共促人參學術創新應用長足發展。
  人參產業是最具優勢特色、最有發展潛力的富民產業。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從更高視野、更深層次對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高度符合白山產業發展實際,高度契合白山轉型振興所需,為加快產業振興打開了視野、提振了信心。
  在博大精深的長白山文化中,人參文化獨具代表性,最具典型意義,是推進長白山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人參文化和品牌建設論壇就長白山人參文化的挖掘與傳播、人參產業品牌打造提出了建設性意見,推動長白山人參文化深度融入旅游產業、醫藥康養產業中,依靠特色人參資源,打造具有“國際范兒”的人參文創品牌。
  中醫藥產教融合長白山論壇圍繞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進行,助力長白山地區打造“林海參鄉”品牌,筑牢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好戲連臺 捷報頻傳
  人參產業合作基金項目擬設立規模100億元的基金,投資人參相關產業,為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
  位于靖宇縣的景山屯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總投資100億元,電站裝機容量140萬千瓦,裝設4臺單機容量35萬千瓦機組;
  啟迪東北亞科技園將建設啟迪長白山東北亞科技園基礎設施、中藥材加工及人參提取、智能無人機產業化等項目;
  幽門螺桿菌試劑研發及生產項目依托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幽門螺桿菌試劑成果,圍繞當地優質礦泉資源進行研發及合作,提高試劑純度和精度;
  東北紙都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總投資60億元,打造秸稈纖維提取、生產包裝紙、紙板、箱板、紙箱和彩印為一體的東北地區最大的紙業循環經濟,建成后,預計年營業收入達341億元;
  撫松旅游觀光磁浮項目將串聯松江河高鐵站、撫松高鐵新城、池西游客服務中心、長白山國際度假區、長白山機場,線路長約24公里,將充分展現長白山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的魅力,豐富游客的觀賞體驗;
  長白縣農業產業整合項目將建立農業數據與管理中心,通過田間大資料搜集與分析,為農業提供更多技術與人工智能種植服務,提升與穩定作物質量及產量,提供完整農業管理平臺,推動新農業互聯網,鏈接市場、生產、加工、物流;
  長白山御鹿臻品高檔山珍加工產業基地項目將建設長白山高檔山珍深加工基地,年產鹿茸和鹿胎等保健食品、林蛙油、人參食品、五味子飲料、藍莓飲料、松籽飲料等,并依托棒槌砬子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探索梅花鹿林下散養模式,形成現代化“生態循環”梅花鹿特色養殖產業;
  長白山冰雪小鎮EOD項目總投資15億元,試點長白山池西區南山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已于4月28日通過國家生態環境部審核。項目規劃總用地面積301萬平方米,由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松東城鎮投資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與山東文旅集團合作建設,建設以生態治理為主要目的的生態修復工程和生態產業工程……
  計劃總投資452.8億元的40個項目陸續簽約,將成為長白山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生態白山 物華天寶
  千年積雪萬年松,直上人間第一峰。長白山生態優良、資源富集、文化厚重,是東北地區的生態之基、文化之根、水系之源。
  一大名山——長白山。長白山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被公認為地球同一緯度帶原始狀況保持最好、生物物種最多的自然生物圈和物種基因庫,是中國北方重要生態屏障。
  兩大名川——松花江、鴨綠江。發源于長白山的松花江、鴨綠江兩大水系,大小河流432條,組成了東北地區的天然大水網。兩條大川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間,蔚為壯觀、美不勝收。
  三大區域——長白山中部、南部、北部生態經濟區。白山市和長白山保護開發區一體化協同發展,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科學謀劃了長白山中部、南部、北部三大生態經濟區,凝心聚力,共同擦亮長白山“金字招牌”。
  四大產業——全域旅游、醫藥健康、綠色食品、新材料四個產業集群。全域旅游產業,依托長白山、松花江、鴨綠江品牌優勢,構建了“春來賞花、秋醉葉,夏至納涼、冬嬉雪”四季全域旅游新格局。醫藥健康產業,域內藥用植物900多種,是中國三大中藥材基因庫之一,人參、鹿茸、林蛙油等知名特產遠銷世界。綠色食品產業,以食藥用菌、山野菜、小漿果為代表的長白山特產享譽全國。礦泉水資源與阿爾卑斯山和北高加索地區齊名,是全球三大天然礦泉水富集區之一;藍莓種植面積5.2萬畝,種植規模占全省的60%以上。新材料產業,硅藻土探明儲量3.6億噸,遠景儲量6億噸以上,占全國90%以上,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已開發出過濾材料、生態建材等138個產品,被評為“中國硅藻土之都”。
  五大貢獻——東北抗聯的主戰場、四保臨江戰役的大本營、抗美援朝的出征地后援地、支援新中國建設的老工業基地、“兩山”理念的忠實踐行地。這里是東北抗聯的主戰場,楊靖宇將軍轉戰南滿,投身抗日斗爭的始發地、根據地和殉國地均在白山。這里是四保臨江戰役的大本營,陳云、肖勁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七道江會議”上確定了堅持南滿的戰略方針,指揮領導了四保臨江戰役,為遼沈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這里是抗美援朝的出征地、后援地,1950年11月,宋時輪將軍率志愿軍第9兵團從臨江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打響了著名的長津湖戰役。長白、臨江沿岸是抗美援朝戰爭的重要后方補給線。這里是支援新中國建設的老工業基地,擁有豐富的煤炭、礦產、森林等資源,累計生產原煤3.6億噸、鐵礦石1.26億噸、木材1.6億立方米,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這里是“兩山”理念的忠實踐行地,著力探索“兩山”轉化雙向通道,長白山地區森林面積17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高達87%,每年吸收二氧化碳1300萬噸(占全國總量的1.2%),每日產生負氧離子530億個,年釋放氧氣56萬噸,年涵養水源凈化水質3億噸,為全國提供了堅實生態屏障。
   打造發展新高地
  長白山地區最珍貴、最奇特、最神秘的資源之一就是人參。
  這里有一流的生態,孕育了最道地的長白山人參。長白山地區四季分明,擁有大面積原始森林,適宜的溫度、清新的空氣、肥沃的土地、廣袤的森林為人參生長提供了無可比擬的環境基礎。人參留存面積5.3萬畝,林下參種植面積57萬畝,占全省人參產量的50%以上。
  這里有頂級的資源,造就了完整的人參產業體系?!笆澜缛藚⒖粗袊?,中國人參看吉林,最好人參在撫松”,長白山地區人參栽培技術、人參質量、種植規模、產量位于全省首位,開發出人參食品、藥品、保健品、化妝品等五大系列820余款產品。
  這里有廣闊的平臺,提供了巨大的人參發展機遇。長白山地區是全球最大的人參集散地,全國一半的人參在此交易,長白山特產城、靖宇特產市場和萬良人參市場三大人參銷售市場享譽全國。萬良人參市場年交易額200億元,是世界人參市場的“晴雨表”??蒲辛α啃酆?,成立了人參產業技術研發中心,與吉林大學共建長白山資源與健康研究院,研發了人參皂苷、人參多肽和人參多糖等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精深加工產品。
  這里有悠久的歷史,積淀了厚重的人參文化。長白山地區有1500多年的野山參采挖歷史和45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長白山采參習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人參“老把頭”“人參姑娘”和“人參娃娃”等家喻戶曉。每年秋季的“長白山人參節”吸引了世界各地客商齊聚長白山,共享人參文化盛宴。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將醫藥健康產業納入“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制定出臺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等系列政策文件,為人參產業發展壯大創造了良好環境。
  乘勢而上,著力構建最富吸引力的產業平臺。堅持把人參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第一優先發展產業,著力把撫松縣打造成為中國人參城。規劃建設2萬多畝的人參產業園和主題公園,其中一期工程4000多畝已全面啟動。加快建設產業集群、企業集中、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的核心引領區,讓長白山地區成為世界人參產業發展的新高地。
  沿鏈而進,著力構建最富競爭力的產業體系。瞄準產業鏈后端和價值鏈前端,全面建設原料生產、產品研發、生產加工、倉儲物流、市場交易五大中心,加快形成貫穿人參產業上下游,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搶占行業制高點。
  擇優而行,著力構建最富創造力的產業生態。成立長白山人參種植、銷售、品牌聯盟,建立10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整合大數據平臺資源,發揮新媒體作用,在土地、融資、研發等方面為人參產業發展提供政策紅利。
  順勢而為,著力構建最富影響力的產業品牌。深入挖掘長白山人參文化、歷史文化,高標準建設中國人參博物館,集市場交易、產品展示、多功能體驗為一體,打造吉林人參走向世界的重要平臺和載體,真正展現中國人參發展水平、吉林人參發展實力,讓長白山人參成為高端、品質、有機、綠色的象征。
   振興參業再出發
  長白山地區是世界人參的核心產區,長白山人參作為國之瑰寶,被列為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承載著振興國家中醫藥產業和打造吉林省千億級醫藥健康產業的戰略使命。白山市全面實施長白山人參振興工程,進一步構建完成長白山人參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長白山人參產業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發展,使長白山人參產業成為實施“一山兩江”品牌戰略的新引擎,成為振興國家醫藥健康產業的主力軍,努力把長白山人參產業打造成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的標志性工程,成為推動長白山地區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全面振興的支柱型產業。
  協同發展,建設“五區”。以長白縣、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西區、撫松縣為核心,建設長白山人參良種繁育區,全力實施長白山人參種業振興工程;以撫松縣、靖宇縣、臨江市、江源區和渾江區為核心,建立標準化種植區,開展林下參、林參間作和非林地參綠色優質標準化種植技術推廣,提升長白山人參產品質量和藥用價值;以靖宇縣、撫松縣為核心,建立長白山人參精深加工區,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引進一批“國字號”高精尖醫藥健康精深加工企業,做大長白山人參精深加工業;以撫松萬良、撫松新城和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西區為核心,建立長白山人參一二三產業融合示范區,充分發揮示范區引領作用;以吉林撫松野山參省級自然保護區、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北區、池西區和池南區為核心,作為長白山野山參保護區,嚴格落實自然保護區條例,完善保護區及其周邊區域生態環境聯合保護機制。
  ——實施種業振興工程。強化種質資源保護,開展長白山人參種質資源普查,支持企業和科研部門廣泛收集優質人參種質資源,建設種質資源中長期保存庫。積極爭取林參間作用地指標,確保長白山人參種源的延續,加快繁育、純化、保護好傳統林地人參品種。開展林下參資源普查,摸清林下參的生長區域、留存面積和產量等基礎情況,堅持生態種植林下參原則,在不破壞森林環境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林下參種植。開展農田宜參地資源普查,建立非林地用地資源數據庫,將宜參地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做好與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的協調,充分保障產業發展空間,有序引導發展非林地種參。加強標準化人參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重點圍繞人參種質資源收集及精準鑒定、構建核心種質及保存、優良品種選育等機制,開展長白山區域優勢新品種繁育與示范等技術研究,繼續擴繁和推廣“福星1號”“福星2號”“炳華1號”和“撫星?!钡热藚灹计贩N。著力抓好撫松國家級區域性人參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加快培育省級人參良種繁育基地,加大非林地人參輪作技術攻關,強化輻射帶動功能,加快推進人參良種繁育專業化、標準化和產業化,全面提高長白山人參良種供給能力和水平。
  ——實施品質提升工程。堅持既全力保護自然資源又科學利用自然資源,加強參地資源的規劃、儲備與管理,做好人參產業空間布局。大力發展林下參種植,加大宜參林地供給,引導農民綠色種植、科學種植,讓綠色有機成為長白山人參的鮮明特質。推進長白山人參標準化體系建設,以撫松人參協會團體標準為操作規范,積極推進林下參、宜林參、非林地參良種繁育等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加快推進人參規?;N植,擴大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種植規模,推行“企業+基地+農戶”規范化種植模式,全面提升規?;?、標準化種植水平。大力發展綠色有機人參,支持科研院所、企業和個人開展綠色、有機栽培技術研究和制定技術規程,加快開發和推廣低毒低農殘農藥、生物農藥和有機專用肥料等,支持人參種植企業和個人按照綠色、有機人參種植技術規程生產高品質人參。有效發揮“長白山人參”種植聯盟技術指導與服務作用,積極引導人參種植企業、經濟合作組織、家庭農場、聯合體、種植大戶開展標準化、規范化、機械化種植,加快建設一批標準化、集約化、規?;a基地。支持“長白山人參”種植聯盟生產基地可追溯系統建設,逐步實現長白山人參原料及產品信息可追溯。
  ——實施產業提升工程。堅持集群化發展、精深化加工、集約化經營,全力實施長白山人參產業提升工程,做大產業園、做強優勢區,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的領軍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產業聯合體、新型經營主體和種植大戶延伸產業鏈、拓展加工鏈、提升價值鏈,構建形成長白山人參產業核心集群。重點推進撫松人參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撫松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靖宇省級道地中藥材產業園建設,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人參加工企業進駐園區、優勢區,把長白山人參產業園區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人參產業科技創新的策源地、產品精深加工的集散地、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先行地。重點培育皇封參、大自然、中民康達等一批龍頭企業,提升人參食品、藥品、保健品、化妝品和生物制品精深加工能力。發揮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快的優勢,大力扶持中小型企業發展技術精、質量高的中間體、輔料、包材等產品,提高為大企業配套的能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搭建“走出去、請進來”經貿活動平臺,加強與央企、國企、世界500強、國際知名跨國公司的項目對接,積極吸納域外資金進入長白山人參產業,搶占長白山人參產業在國內外市場的制高點。
  ——實施科技提升工程。強化科技支撐,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緊密合作機制,加快建設和完善產學研緊密結合、協同高效的長白山人參公共創新平臺,重點推進與吉林大學共建長白山資源與健康研究院建設,推動企業和科研院校的科技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中試中心、檢驗檢測中心等人參產業各類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為人參產業創新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支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科研單位為依托的人參產業自主科技創新體系,引導強化人參精深加工技術和產品研發,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強人參食品開發,支持食品、藥品、保健品、化妝品和生物制品生產企業利用技術儲備、檢驗設備、生產設施開發人參普通食品,擴大人參在食品領域應用,提升精深加工增值空間。支持企業按照保健食品原料技術要求,辦理人參提取物生產許可,開發高附加值人參保健食品。
  ——實施品牌振興工程。以“長白山”為保障,實施“一山兩江”品牌戰略,全力打響“長白山人參”“撫松人參”區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加強長白山人參產品展示、品牌推介、文化傳承,擴大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企業群體。進一步完善“長白山人參”品牌運營管理機制,強化品牌管理,提升品牌運營能力和水平。嚴格品牌準入準出制度,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快把“長白山人參”“撫松人參”區域公用品牌打造成具有世界影響力和知名度的國際品牌。通過市場化方式,支持企業采取“公用品牌+企業品牌”(1+N)的品牌推介模式進行產品銷售和品牌宣傳。
  ——實施市場提升工程。依托國家級長白山人參市場、長白山旅游集散中心、靖宇道地藥材交易中心等集散地優勢和互聯網銷售渠道,創新“線下線上”“產品展品”銷售模式,構建“原材料+醫藥產品+保健食品+旅游產品+期貨交易”多元化營銷體系。加快推進國家級長白山人參市場建設,完善倉儲、檢測、交易、物流、信息融合等交易功能,把長白山人參市場打造成為全國人參價格形成中心、產業信息中心、科技交流中心、會展貿易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探索建立人參期貨交易市場,引導人參種植企業、種植大戶、原料加工企業進入人參期貨交易市場,以期貨合約方式穩定原料人參生產和經濟效益,保證人參市場價格相對穩定。依托長白山旅游集散中心,大力開發人參旅游產品,在長白山保護開發區池北區、池西區游客集散地設立優質人參及其產品銷售專區,開設“長白山人參”“撫松人參”系列產品官方直營店,拓寬長白山人參銷售渠道。主動對接國內外知名電商平臺,在淘寶、天貓、京東等平臺開設“長白山人參”“撫松人參”區域公用品牌系列產品旗艦店,通過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宣傳,擴大“長白山人參”“撫松人參”區域公用品牌知名度。
  ——實施文化振興工程。堅持人參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通過設立公益性宣傳廣告、品牌專營店,提升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提高產品附加值。創辦長白山人參文化專欄、人參民俗文化舞臺劇,以舞臺劇、紀錄片、科教片、新聞報道、專家訪談等形式,講好“人參王國”“老把頭孫良”“人參姑娘”和“人參娃娃”等長白山人參故事。舉辦人參節,開展豐富多彩的參王大賽、美食品鑒、直播比賽等活動,深度挖掘整理長白山人參文化資源,強化對人參文化的創意,開發一批有影響力的長白山人參文化產品,塑造長白山人參文化形象,形成具有長白山特色的人參文化產業。做好人參產業發展典型的宣傳推廣,通過動漫、演藝、影視和文學作品等多種形式展現人參產業發展和人參文化成果,盡快形成全社會關注人參、了解人參、喜愛人參、消費人參、投入人參產業發展的濃厚氛圍。積極組織參加全國農交會等各類展銷會,大力推廣宣傳和銷售長白山人參產品,進一步向世界傳遞“世界人參看中國,中國人參看吉林,最好人參在撫松”等,深入推進人參與文化、旅游等產業的融合發展。
  得天時、占地利、擁人和,有基礎、有潛力,有優勢、有信心,長白山人參產業必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讓世界了解長白山人參、讓長白山人參走向世界。(王春寶 金澤文)
[ 糾錯 ]
制服丝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