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
首頁
政務
解讀
其他解讀
首頁 其他解讀

2020-07-21
   一、起草背景

  科學完備的環境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2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為深入落實國家指導意見,加快健全完善吉林省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在多次深入基層調研基礎上,起草形成了《實施意見》的征求意見稿,與各市(州)黨委政府及43個中省直相關部門充分溝通并達成一致意見,嚴格履行了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集體討論、合法性審查、前置審核等程序,并于6月18日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6月24日省委深改會議審議通過。

  二、總體框架

  《實施意見》共9個部分34項。第一部分為總體要求,明確了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提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推進我省發展戰略和產業空間布局,加快補齊環境治理體制機制短板。到2025年,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體系。第二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領導責任體系,提出完善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研究明確生態環境領域省與市縣財政支出責任,組織開展目標評價考核,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5項任務。第三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企業責任體系,提出落實企業環境治理主體責任、嚴格實施排污許可管理制度、推進生產服務綠色化、切實提高企業污染治理水平、公開環境治理信息等5項任務。第四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提出強化社會監督、充分發揮社會團體作用、提高全社會環保素養等3項任務。第五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監管體系,提出完善監管機制、加強司法保障、強化執法能力建設等3項任務。第六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市場體系,提出規范環境治理市場秩序、強化環保產業支撐、創新完善污染治理模式、健全價格收費機制等4項任務。第七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信用體系,提出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健全企業信用建設、推動個人誠信建設、完善信用監管機制建設等4項任務。第八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法規政策體系,提出完善法規規章、健全標準規范、加強財稅支持、完善金融扶持等4項任務。第九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支撐體系,提出強化規劃體系引領、加強關鍵環保技術產品自主創新、提升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和水平、加強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等4項任務。

  三、主要特點

  《實施意見》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體系進一步拓展。在國家七個體系28項舉措的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整合拓展形成八個體系34項具體舉措,較國家增加了“環境治理支撐體系”,有利于加快補齊我省環境治理體制機制短板。二是舉措進一步深化。在責任體系方面,深化了“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等措施。在信用體系方面,深化了“個人誠信建設”“信用監管機制建設”等措施。最大程度細化、實化每一項舉措,使其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責任進一步落實。為確保工作落地落實,對各項任務均明確了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細化了每一項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有利于加快構建我省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相關文件:吉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

2020-07-21 09:34:00   來源:
   一、起草背景

  科學完備的環境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2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為深入落實國家指導意見,加快健全完善吉林省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在多次深入基層調研基礎上,起草形成了《實施意見》的征求意見稿,與各市(州)黨委政府及43個中省直相關部門充分溝通并達成一致意見,嚴格履行了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集體討論、合法性審查、前置審核等程序,并于6月18日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6月24日省委深改會議審議通過。

  二、總體框架

  《實施意見》共9個部分34項。第一部分為總體要求,明確了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提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推進我省發展戰略和產業空間布局,加快補齊環境治理體制機制短板。到2025年,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體系。第二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領導責任體系,提出完善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研究明確生態環境領域省與市縣財政支出責任,組織開展目標評價考核,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5項任務。第三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企業責任體系,提出落實企業環境治理主體責任、嚴格實施排污許可管理制度、推進生產服務綠色化、切實提高企業污染治理水平、公開環境治理信息等5項任務。第四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提出強化社會監督、充分發揮社會團體作用、提高全社會環保素養等3項任務。第五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監管體系,提出完善監管機制、加強司法保障、強化執法能力建設等3項任務。第六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市場體系,提出規范環境治理市場秩序、強化環保產業支撐、創新完善污染治理模式、健全價格收費機制等4項任務。第七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信用體系,提出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健全企業信用建設、推動個人誠信建設、完善信用監管機制建設等4項任務。第八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法規政策體系,提出完善法規規章、健全標準規范、加強財稅支持、完善金融扶持等4項任務。第九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支撐體系,提出強化規劃體系引領、加強關鍵環保技術產品自主創新、提升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和水平、加強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等4項任務。

  三、主要特點

  《實施意見》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體系進一步拓展。在國家七個體系28項舉措的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整合拓展形成八個體系34項具體舉措,較國家增加了“環境治理支撐體系”,有利于加快補齊我省環境治理體制機制短板。二是舉措進一步深化。在責任體系方面,深化了“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等措施。在信用體系方面,深化了“個人誠信建設”“信用監管機制建設”等措施。最大程度細化、實化每一項舉措,使其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責任進一步落實。為確保工作落地落實,對各項任務均明確了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細化了每一項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有利于加快構建我省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相關文件:吉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

[ 糾錯 ]
收藏

《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解讀

2020-07-21 09:34:00   來源:
   一、起草背景

  科學完備的環境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2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為深入落實國家指導意見,加快健全完善吉林省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在多次深入基層調研基礎上,起草形成了《實施意見》的征求意見稿,與各市(州)黨委政府及43個中省直相關部門充分溝通并達成一致意見,嚴格履行了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集體討論、合法性審查、前置審核等程序,并于6月18日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6月24日省委深改會議審議通過。

  二、總體框架

  《實施意見》共9個部分34項。第一部分為總體要求,明確了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提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推進我省發展戰略和產業空間布局,加快補齊環境治理體制機制短板。到2025年,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體系。第二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領導責任體系,提出完善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研究明確生態環境領域省與市縣財政支出責任,組織開展目標評價考核,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5項任務。第三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企業責任體系,提出落實企業環境治理主體責任、嚴格實施排污許可管理制度、推進生產服務綠色化、切實提高企業污染治理水平、公開環境治理信息等5項任務。第四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提出強化社會監督、充分發揮社會團體作用、提高全社會環保素養等3項任務。第五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監管體系,提出完善監管機制、加強司法保障、強化執法能力建設等3項任務。第六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市場體系,提出規范環境治理市場秩序、強化環保產業支撐、創新完善污染治理模式、健全價格收費機制等4項任務。第七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信用體系,提出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健全企業信用建設、推動個人誠信建設、完善信用監管機制建設等4項任務。第八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法規政策體系,提出完善法規規章、健全標準規范、加強財稅支持、完善金融扶持等4項任務。第九部分為健全環境治理支撐體系,提出強化規劃體系引領、加強關鍵環保技術產品自主創新、提升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和水平、加強生態環境信息化建設等4項任務。

  三、主要特點

  《實施意見》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體系進一步拓展。在國家七個體系28項舉措的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整合拓展形成八個體系34項具體舉措,較國家增加了“環境治理支撐體系”,有利于加快補齊我省環境治理體制機制短板。二是舉措進一步深化。在責任體系方面,深化了“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等措施。在信用體系方面,深化了“個人誠信建設”“信用監管機制建設”等措施。最大程度細化、實化每一項舉措,使其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責任進一步落實。為確保工作落地落實,對各項任務均明確了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職責分工,細化了每一項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有利于加快構建我省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相關文件:吉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

訂閱
制服丝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