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6日(星期二)10時,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會議的主題是介紹金融支持吉林穩經濟大盤有關情況。
吉林省政府新聞辦于2022年7月26日10時召開金融支持吉林穩經濟大盤新聞發布會,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副行長林長杰介紹有關情況。國家開發銀行吉林省分行副行長李恩勇、建設銀行吉林省分行副行長肖麗、吉林銀行副行長邢中成一同回答記者提問。
賈鵬鋒: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出臺的穩經濟增長政策措施,我省金融系統多措并舉積極助推政策落地。今天我們邀請到了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副行長林長杰先生,向大家介紹金融支持吉林穩經濟大盤有關情況。共同參加今天發布會的還有國家開發銀行吉林省分行副行長李恩勇先生、建設銀行吉林省分行副行長肖麗女士、吉林銀行副行長邢中成先生,請各媒體對新聞發布會的內容給予充分關注和深入報道。
下面首先請林長杰先生介紹情況。
林長杰:
各位新聞界朋友,大家好!今年以來,特別是我省新一輪疫情發生后,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驟增與實體經濟信貸需求減弱的現實矛盾,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穩住經濟大盤的決策部署,深入落實國務院“穩經濟33條措施”、吉林省“穩經濟43條措施”、人民銀行總行“23條金融舉措”等一系列政策要求,錨定助企紓困工作重點,堅持靠前發力、主動作為,統籌實施和有效傳導各項貨幣信貸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吉林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切實改善金融服務質效,千方百計推動全省金融供給“擴總量、釋紅利、調結構、降成本、拓渠道”五個方向全面發力,為加快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撐。
一、“擴總量”,信貸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增強
年初以來,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相繼制定出臺“金融支持吉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金融助力備春耕穩增長30條措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10條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先后組織召開全省銀行系統信貸支持經濟穩增長專題會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力度。全省人民銀行系統實行信貸投放“一把手”負責制和班子成員分工督導制,強化窗口指導和監督調度。建立全省信貸投放周監測、月調度機制和信貸支持普惠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領域的考核評價體系,定期開展效果評估和結果通報。結合我省疫情形勢,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資金供給,疫情期間,全省金融機構累計投放防疫保供貸款87億元,對受疫情影響嚴重領域和市場主體發放貸款161億元,為7945戶市場主體辦理貸款延期還本付息金額221億元。上半年,在受疫情嚴重沖擊的情況下,全省各項貸款實現了穩定增長,截至6月末,全省各項貸款余額25644億元,較年初增加1035億元,貸款增速6.1%;其中,6月份當月貸款新增336億元,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呈現強勢回升態勢。
二、“釋紅利”,貨幣政策精準滴灌作用有效發揮
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充分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功能,綜合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為金融機構支持民營小微企業和涉農主體提供低成本資金。截至6月末,全省累計辦理再貸款117億元,余額同比增長42%,累計辦理再貼現91億元。積極推動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科技創新專項再貸款、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加速落地,充分發揮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的激勵作用。上半年省內各全國性銀行機構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碳減排項目46個,提供優惠利率貸款43.4億元。省內國有商業銀行運用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向一汽租賃公司發放優惠利率貸款34億元,支持商用貨車貸款延期還本付息12萬筆,金額35億元,惠及市場主體7萬戶。
三、“調結構”,金融服務重點領域質效切實提升
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省內重大項目的對接儲備,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切實滿足項目建設中長期貸款需求。深入實施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持續開展“金融活水惠個體”專項行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信貸投放;會同省工信廳聯合開展金融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構建“企業名單+信息檔案”推送機制,組織金融機構開展精準對接并提供信貸支持;深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督導金融機構制定支持鄉村振興的工作措施和實施方案,聯合省畜牧局等部門出臺“金融支持肉牛產業發展10條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肉牛全產業鏈和各類相關主體的信貸投放;制定出臺《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關于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工作方案》,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碳排放權質押貸款、電費收費權質押貸款等綠色信貸產品,切實滿足綠色項目和綠色企業融資需求。截至6月末,全省中長期貸款余額16479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比重65.3%;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速14.4%,高于各項貸款增速8.3個百分點;涉農貸款增速7.7%,創5年來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累計投放肉牛產業貸款79億元,支持主體3.8萬戶;截至6月末,全省綠色貸款增速28.9%,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
四、“降成本”,貸款利率水平連創新低
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持續強化省內金融機構存款利率定價自律管理,實行大額存款招投標備案制度,定期召開全省自律機制會議,促進存款利率穩中有降,為貸款利率下行創造條件。督促金融機構優化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制定差異化融資方案,為企業提供低成本信貸資金。積極引導全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通過運用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促進貸款利率下行,1-6月全省運用支小再貸款發放的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13%,低于全省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85個基點。上半年,全省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95%,較去年同期下降48個基點,處于近5年來歷史較低水平。
五、“拓渠道”,直接融資比重不斷提高
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克服疫情不利影響,主動對接行業主管部門,建立完善“吉林省企業債務融資項目儲備庫”,組織省內主承銷商按月摸排企業發債需求,深入企業點對點開展輔導,今年上半年支持省內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等債務融資工具96億元,同比多增52億元。支持榆樹農村商業銀行發行6億元二級資本債,支持東北證券發行證券公司債43億元,支持一汽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發行個人汽車貸款資產支持證券55億元,支持17家法人銀行機構發行大額存單和同業存單462億元,多渠道增加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和資金支持能力。
下一步,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將結合我省實際,進一步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穩增長的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有效傳導人民銀行出臺的各項服務實體經濟重大金融政策,全力做好金融支持吉林穩經濟大盤各項工作,為我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是全力推動金融供給增量擴面。加強跟蹤督導和考核評價力度,督促金融機構積極爭取和擴大信貸規模,加快貸款投放進度,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努力實現全省全年各項貸款增量超過上年。綜合發揮存款準備金、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杠桿效應,撬動金融機構不斷提升信貸投放能力。積極發展直接融資,多渠道增加企業資金來源。
二是全力提升助企紓困服務質效。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制造業、交通物流等領域和主體的信貸傾斜力度,加快構建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為重點受困企業提供延期還本付息、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等融資紓困幫扶。持續深入開展金融助企紓困政銀企對接和項目對接,深入挖掘市場潛在融資需求,助力打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全力降低市場主體融資成本。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與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等自主協商,提供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推動省、市兩級自律機制和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落實好存款利率自律要求,督促金融機構自主合理確定存款利率,為貸款利率下降提供有利條件。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督促轄內金融機構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繼續推動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
四是全力保障全轄金融安全穩定。兼顧穩增長和防風險,加強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管理,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賈鵬鋒:
感謝林長杰先生。下面是記者提問時間,提問之前請先介紹一下自己所代表的媒體機構。
吉林日報記者:
請問國家開發銀行吉林省分行在發揮開發性金融作用,支持我省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李恩勇:
國開行吉林省分行按照省委省政府、人民銀行長春中支和開發銀行總行黨委對穩經濟大盤工作的要求,多措并舉扎實做好信貸穩增長工作。截至上半年末,本年累計投放貸款234.5億元,貸款新增107億元,同比增長41%,創歷史新高。其中,5、6月份發放合計150.9億元,占上半年整體投放量的64%,同比增長20%,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了國務院穩定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為吉林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重點在以下領域進行了信貸投放:
?。ㄒ唬┚劢故然A設施領域,支持一批重大重點項目。發揮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投融資主力銀行作用,跟蹤支持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公共服務以及新基建等領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上半年向長春新區城鎮化項目、伊通河綜合治理項目等發放戰略新興貸款92.6億元。
?。ǘ┲Ξa業結構優化升級,支持重點產業發展壯大。圍繞吉林省產業特色,助力醫藥、汽車等產業鏈上下游重點企業發展壯大,上半年發放重點產業發展貸款7.7億元。積極響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程,運用開發性金融差異化信貸政策創新支持長光衛星“吉林一號”星座組網項目,授信總額4億元。
?。ㄈ┚劢罐r業農村發展短板,全力推動鄉村振興。上半年發放鄉村振興貸款24.6億元,圍繞吉林省“千億斤糧”生產工程積極謀劃開發重點項目,主動開發松原市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為28個子項目授信44億元,累計發放貸款10.06億元。聚焦縣域垃圾及污水處理等方面,積極支持白山垃圾污水處理等項目,助力提升縣域和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ㄋ模┮郧鍧嵞茉礊橹攸c,發力綠色金融支持綠色發展。積極運用人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碳減排支持工具,上半年發放風電等清潔能源貸款7.4億元。積極支持綠色交通、城鄉環境基礎設施改善、重要河湖治理等領域,本年累計投放綠色產業貸款113.7億元,成為支持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主力銀行。
?。ㄎ澹┞鋵嵎€增長政策要求,加大普惠資源傾斜力度。吉林疫情發生后,第一時間為長春、通化、遼源地區緊急授信并發放3年期應急貸款20億元,為疫情防控及時提供資金保障。對因疫情影響出現短期還款困難的項目開展計結息周期和還款計劃調整,延收本息6.47億元。持續加大轉貸款合作,向吉林銀行、九臺農商行、億聯銀行發放轉貸款50億元,預計可支持2000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日常生產經營。
下一步,國開行吉林省分行將持續聚焦主責主業,進一步加大對省內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建設的信貸投放力度,支持吉林經濟更快發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經濟日報記者:
建設銀行吉林省分行是如何有效落實我省金融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政策的,開展了哪些具體工作?
肖麗:
建行吉林省分行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定經濟大盤的總體要求、省委省政府關于吉林經濟穩增長的決策部署及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關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各項貨幣信貸政策,圍繞吉林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聚焦“兩新一重”“六新產業”和“四新設施”,全力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開展了金融服務吉林全面振興暨“春華秋實”行動。
一是金融助力綠色發展的“春風”行動。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碳達峰碳中和有關工作部署,用金融手段支持吉林省“陸上風光三峽”“山水蓄能三峽”等重大項目建設,推動“褐色”資產向“綠色”資產發展,助力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二是金融服務科創企業的“春雨”行動。構建服務科創企業的“六?!斌w系,即打造專屬信貸評價體系,設立專門服務支行,擁有唯一專業評估機構,開辟專屬綠色通道,創新專有產品體系,培育專業人才隊伍,助力科創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春耕”行動。立足“三農”領域,聚焦十大涉農產業集群,圍繞“千億斤”糧食生產工程、“千萬頭肉?!惫こ?,以新金融支持穩定糧食生產、強化耕地保護、提升糧食供給、肉牛擴群增量,持續加大涉農領域信貸投入,推動金融“活水”下沉到田間地頭。
四是金融服務普惠萬家的“春暉”行動。深化金融科技賦能,豐富小微企業專屬貸款產品譜系,運用“惠懂你”APP,實現在線測額、及時放款,全面提升對全省普惠客戶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客戶滿意度。
截至6月末,全行各項貸款余額2468億元,較年初新增225.75億元,同比增速14%。
香港商報記者:
吉林銀行作為我省地方法人銀行機構,在用好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促進我省經濟穩定發展等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邢中成:
為促進我省經濟穩定發展,吉林銀行確立了“苦戰二季度、決戰三季度、打贏四季度”的工作目標,重點做好“四個板塊工作”。
一是設專班、保效率。設立“支小再貸款”工作專班,統籌推進貨幣政策工具使用質效,針對省內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實行總、分、支三級聯動,組成肉牛產業、產業鏈金融、“專精特新”、數字化轉型等項目專班,暢通金融支持穩住經濟大盤的綠色審批、辦理、投放和服務通道,調整貸審會由周例會為隨時例會,實行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快事快辦,以搶時間保穩定、提效率。
二是降成本、保供給。積極向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申請“支小再貸款”,將低成本資金全部支持省內小微及民營企業,印發加快投放“支小再貸款”指導意見、疫情期間保障“支小再貸款”業務投放等通知,“總分支”三級聯動,當年投放2542筆、金額64.19億元,主要支持“米袋子”“菜籃子”“肉盤子”、水熱電氣重點民生領域、“專精特新”及科技企業、文旅、肉牛養殖、綠色金融等行業,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下降50BP,切實減費讓利小微企業。同時,主動為小微企業承擔評估、抵押、保險、公證費用,并協調人社部門、總工會、省農擔為符合標準的企業加大貼息服務,當年為企業承擔“四免”費用388萬元、為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爭取貼息資金700余萬元。
三是搭渠道、保投量。創新搭建“微服務”,實現銀行與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線上“一對一、點對點”對接,第一時間掌握企業融資需求。自4月8日“微服務”啟動至今,對接396戶、受理融資申請3.52億元。開展“復工與振興 吉銀普惠再出發”政銀企對接會活動,通過線上“視頻會議+云上對接”、線下現場對接會形式,加強銀政聯動,推進信息共享,加大小微客群服務覆蓋面。截至目前,已與各市(州)及縣市區政府部門聯合組織線上對接會86場,對接客戶1281戶,受理融資申請25.62億元。
四是創產品、保服務。推出“吉速復工專享貸”共8個子系列的金融服務新專產品,為各類復工企業提供專享信用額度、降低準入門檻、實行優惠利率、靈活還款安排、優化辦理流程、綠色審批通道共6個方面的便利和優惠。針對“專精特新”科技企業實行專屬政策、專屬產品、專項額度、專門流程、專業團隊和優先受理、優先進場、優先審批、優先放款的“五專四優”政策。針對新市民、貨車司機、個轉企、農戶等特定客群創新研發“新市民創業貸”“吉運貸”“個轉企”孵化貸、種子貸等專屬金融服務方案。
央廣網記者:
中小微企業作為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主要群體,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在支持中小微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發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成效如何?
林長杰:
一直以來,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高度重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特別是疫情發生后,面對我省小微企業的融資發展困境,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始終堅持以“擴投入、優服務、促對接”為突破口,全面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質效,助力構建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
一是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督促全省各銀行機構全面制定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實施細則,建立健全內部政策安排,提升盡職免責人員比例和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加大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惠,提高績效考核比例。引導銀行機構加大小微企業首貸、續貸、信用貸支持力度,依托金融科技賦能大力發展線上貸款和隨借隨還貸款模式,提升小微企業獲貸能力和融資便利度。上半年,全省新增普惠小微首貸戶數3.7萬戶,累計辦理無還本續貸197.4億元,累計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232.7億元,通過線上形式累計發放中小微企業貸款368億元,累計辦理普惠小微隨借隨還類貸款329億元。
二是強化貨幣政策工具的支持引導作用。積極向人民銀行總行申請擴大我省支小再貸款支持范圍,允許符合評級條件的法人銀行機構以信用方式申請使用再貸款,優惠政策持續到2022年底。上半年,全省累計投放支小再貸款90.7億元。在此基礎上,對符合條件的銀行機構按照其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量的2%提供激勵資金,上半年累計提供獎勵資金4400萬元。
三是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單獨匹配30億元再貸款和20億元再貼現專用額度,為銀行機構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資金來源。會同省工信廳開展專項行動,向銀行機構持續推送企業名單和信息檔案,組織開展精準融資對接。截至6月末,全省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余額121.4億元,較年初增長52億元。
四是深化金融助企紓困政銀企對接。會同省級工信、文旅、生態環境、交通運輸等部門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組織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持續面向中小微企業解讀金融政策,宣介銀行機構信貸產品,暢通重點領域市場主體銀企信息溝通和融資渠道。組織全省人民銀行系統開展“百場銀企對接專項行動”,推動政策宣介進社區、產品推廣進園區、融資顧問進企業。上半年,全省人民銀行系統累計召開銀企對接活動151場,對接企業6216戶,銀企達成融資金額325億元。
賈鵬鋒: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的參與。謝謝大家!